• 区划代码:130127000000
    地名由来:《后汉书·光武纪》载:建武元年(25年)光武从蓟(今北京)还至鄗,设坛场于鄗南千秋亭五城陌,即帝位,于是“改鄗为高邑”。故城即今柏乡县东北固城店。高邑之名即由此而来。(中国地名语源词典)

    历史沿革:高邑县春秋时期属晋国。三家分晋后归赵。西汉置为鄗县。王莽时改为禾成亭。公元25年东汉光武帝刘秀即位于鄗南(现城南2公里处“千秋台”为刘秀登基遗址),改鄗为高邑,县治在今柏乡县固城店。北齐天宝七年(556年)徙于今治。自隋至清属赵州。1913年废府州,属大名道。1928年废道,直属河北省。1935年属第十三行政督察区。1938-1948年属晋冀鲁豫边区太行区。1949年属河北省石家庄专区,1958年与元氏县并为高元县,旋将赞皇县并入,改名元氏县。1960年属石家庄市。1961年复属石家庄专区。1962年3县分设,恢复高邑县建制,仍属石家庄地区。国务院1993年6月19日批准撤销石家庄地区,此县划归石家庄市管辖。

    高邑县地处太行山东麓,位于石家庄市南部,距河北省会石家庄50公里。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气候,年平均温度12.5度,平均年降雨量520mm,年日照时间2660小时,平均无霜期191天。县域面积222平方公里,辖四乡一镇,一个办事处,107个行政村,人口175645人。地理位置优越,交通四通八达,是石家庄南部重要的交通枢纽,京广铁路、107国道及京深高速公路纵贯南北。地下矿产资源丰富,西部丘陵地带蕴藏着丰富的陶瓷黏土、紫砂陶土、电解石及 建筑用砂等10多种矿产资源,其中陶瓷黏土和紫砂陶土质地优良,大部分可露天开采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,拥有2.1万门程控电话和1.6万部移动电话,可保障电报、电传、因特网等多功能通讯需求。县城建设规划科学,设施配套,功能齐全,主要街道全部实现绿化、美化。

    高邑县地处太行山东麓,位于石家庄市南部,距河北省会石家庄50公里。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气候,年平均温度12.5度,平均年降雨量520mm,年日照时间2660小时,平均无霜期191天。县域面积222平方公里,辖四乡一镇,一个办事处,107个行政村,人口175645人。地理位置优越,交通四通八达,是石家庄南部重要的交通枢纽,京广铁路、107国道及京深高速公路纵贯南北。地下矿产资源丰富,西部丘陵地带蕴藏着丰富的陶瓷黏土、紫砂陶土、电解石及 建筑用砂等10多种矿产资源,其中陶瓷黏土和紫砂陶土质地优良,大部分可露天开采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,拥有2.1万门程控电话和1.6万部移动电话,可保障电报、电传、因特网等多功能通讯需求。县城建设规划科学,设施配套,功能齐全,主要街道全部实现绿化、美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