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区划代码:140122000000
    地名由来:据《汉书·地理志》注:“应劭曰,黄河千里一曲,当其阳,故曰阳曲。”其说不确。阳曲并不临近黄河,不当以黄河得名。清道光《阳曲县志》卷1《舆地图上》:“阳曲乃汾曲之阳。”(中国地名语源词典)

    历史沿革:夏商属冀州。周属并州。春秋属晋,为盂地。战国属赵。秦兼并六国,置狼孟县,隶太原郡。狼孟故城遗址在今黄寨村东。西汉为盂、汾阳、狼孟三县地,均属太原郡。新莽时改狼孟为狼调,属太原郡。东汉建安二十年(215年)曹操迁阳曲民于今太原市北郊区阳曲镇一带居住。阳曲镇为汉时的阳曲故城。晋复置阳曲县,与狼孟同属太原国。隋属太原郡,开皇六年(586年)更名阳直,十六年后又改名汾阳。唐初属太原郡,开元十一年(723年)始属太原府。自武德七年(624年)改汾阳为阳曲之后历代未改。宋属河东路太原府,太平兴国七年(982年)县治移于太原城西郭外,为郭下县,太原府治。金属河东北路太原府。元属冀宁路,为路治。明属山西省太原府,万历前设88都,万历时减为71都。清承明制,康熙年间设61都,道光二十三年(1843年)又增为63都,辖700村。1912年后属冀宁道,为山西省会,设8区,12镇,151主村,695附村。1937年后,以同蒲铁路为界,分为东、西阳曲,西阳曲属晋绥边区三分区,东阳曲属晋察冀边区二分区。1948年8月东西阳曲合并于大盂镇上原村,后移辛庄村,同年11月迁驻黄寨。建国后阳曲县一度属忻县专区,全县分12个区。后第十二区并入第七区,剩11区,辖119个村委会,681年个自然村。1952年划为8个区。1953年由盂县划入57个自然村。1954年撤销区建制。1956年合并为20个乡。从1950-1958年,分五次划给太原市郊295个自然村,即今太原市北郊区的阳曲、向阳、小返等7个乡镇以及古交市的河口、嘉乐泉、阁上等7个乡镇。1953年划给定襄县4个自然村,同年由盂县划入57个自然村,即今凌井店乡。1958年阳曲县由忻县专区划归太原市管辖。县人民政府设在黄寨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