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区划代码:320282000000
    地名由来:《晋书·周处传》载:周处之子周▉兴兵平叛,三定江南,“帝以▉频兴义兵,勋诚并茂,乃以阳羡及长城之西乡、丹杨之永世别为义兴郡,以彰其功焉”。隋开皇初郡废,改县曰义兴。北宋太平兴国初避太宗讳改宜兴县。(中国地名语源词典)

    历史沿革:宜兴因荆溪横贯东西,古称荆邑。秦王政二十六年(公元前221年)设阳羡县,属会稽郡,西晋永嘉四年(310年)为昭周处之子周▉三兴义兵之功,置义兴郡。隋开皇九年(589年)废郡改义兴县。北宋太平兴国元年(976年)邀太宗赵光义之讳,改义兴县为宜兴县。清雍正四年(1726年)以荆溪为界,分置宜兴、荆溪二县,同城合治,属常州府。民国元年(1912年)仍并为宜兴县;1914年5月属苏常道;1927年起,先后直属江苏省、省第二督察区、苏常区、省第一行政区、溧阳督导区、江南行署第一区、省第一行政区。抗日战争时期,新四军曾在此建立锡宜武三县行政委员会、宜武太(湖)三县行政委员会、武宜县政府,宜溧县政府和宜兴县政府等游击区抗日民主政权。1949年4月24日宜兴解放,先后隶属于常州专区、苏州专区、镇江专区(后改镇江地区);1983年1月隶属于无锡市;1988年3月5日撤县设市,由省直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