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区划代码:360423000000
    地名由来:唐长安四年(704年)置武宁县,景云元年(710年)改豫宁县。故治在今武宁县西20里甘罗村,天宝四年(745年)移今武宁县治。宝应元年(762年)复改武宁县。(中国地名语源词典)

    历史沿革:武宁正式建县始于唐长安四年(公元704年)。建县前,曾为艾、海昏、建昌、西安等县属地,分并析合,较为频仍。在商代(约公元前16—11世纪)为艾侯领地。(据宋代罗泌撰著的《略史》国名纪考证,商代穆鼎上有艾侯的爵号:“艾,商侯爵,穆鼎有艾侯。武王克商俘艾侯。艾侯在今武宁。”)秦推行郡县制,在淮南设九江郡,艾属九江郡。西汉高帝四年(前203年)秦灭,改九江郡为淮南国,艾属之;高帝六年(前201年)在江西境内设豫章郡,艾属之;景帝三年(前154年),由艾辖地分设海昏,同属豫章郡十八县中之二县。艾为今修水、铜鼓,海昏为今永修、安义、奉新、靖安、武宁,海昏城初设奉新,后移今永修县境,已沉没于鄱阳湖。新莽(公元9年)海昏改为宜生。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(25年)复原名;汉和帝永元十六年(104年)从海昏分设建昌。汉献帝建安四年(199年),三国鼎立,江西属吴,境设郡县,从海昏、建昌划出另立西安县,县治在今武宁县石渡乡新峰村。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年)西安改名豫宁。隋开皇九年(589年)将永修、豫宁、新吴、艾四县合并为建昌县,属洪州总管府。唐武后长安四年(704年)分建昌设武宁县,县治仍在新峰村,武宁县名自此始;睿宗景云元年(710年),武宁复为豫宁,县治迁新县(今武宁县石渡乡新华村);玄宗天宝四年(745年)县治迁玉枕山前(今武宁老县城古艾镇);代宗宝应元年(762年)因避代宗讳(代宗名李豫),豫宁复名武宁;德宗贞元十六年(800年)分武宁八乡设分宁县(今修水、铜鼓县)。五代十国南唐升元元年(937年),武宁南朱家山以南至铁门槛一部分划出,与建昌、奉新两县各划出之地设靖安县,属洪州,武宁亦属之。元至元二十三年(1286年)武宁置宁州属隆兴路,大德五年(1301年)分宁改称宁州,武宁属龙兴路。明、清两代属南昌(洪都)府。民国元年(1912年)武宁直属江西省都督府;1914年改属浔阳道;1926年武宁直属省辖;1932年江西一度设区,县党政军委员会,区委驻修水,武宁属之;不久,划全省为十三行政区,武宁属第二行政区;1935年全省缩改为八行政区,武宁属第一行政区1939年省会南昌沦陷,全省划为十一行政区,武宁属第一行政区;民国三十一年(1942年)全省划为九个行政区,武宁属第九行政区。1949年武宁解放,属九江专区,1970年柘林水电站建成,新宁镇为水淹区,县治迁修河南岸南市岭,1983年九江地、市合并,武宁属九江市管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