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区划代码:411025000000
    地名由来:公元前540年楚灵王筑城,因周襄王避叔带难居此,取名襄城。《水经·汝水注》:“汝水又东南逕襄城县故城南。王隐《晋书地道记》曰:楚灵王筑。……京相璠曰:周襄王居之,故曰襄城也。”《元和郡县志》汝州襄城县下亦载:“春秋襄王避叔带之难,出居郑地汜,在今县南一里古汜城是。盖以周襄王尝出居此,故名襄城。”(中国地名语源词典)

    历史沿革:春秋时为“汜”地,属郑。公元前540年楚灵王筑城,因周襄王避叔带难居此,取名襄城。秦置襄城县,属三川郡。西汉在城颍(今颍桥回族镇北部)设颍阳县,与襄城县同属颍川郡。王莽新政时改“襄城”为“相城”,东汉初恢复襄城原名迄今。三国属魏、魏分颍川为襄城、颍川二郡。西晋为襄城郡治,以颍阳县并入襄城县。东晋废襄城郡,还并颍川郡。北魏设襄城郡属广州。东魏至北齐襄城均为广州治所。隋初废襄城郡复属颍川郡。唐初为汝州治所,贞观元年(627年)始属许州。开元四年(716年)属仙州。开元二十六年(738年)还属许州。天宝七年(748年)复属汝州。大历四年(769年)属仙州,次年改属许州。五代时先后属许州、汝州,北宋仍属汝州。金泰和七年(1207年)改属许州。元、明、清因之。1914年6月属河南省开封道,国民政府成立后直属河南省政府。1932年属河南省第五行政督察区。1947年12月12日襄城解放,属豫陕鄂边区,旋划归豫西第五行政区。1948年春,文化河以北,颍河以南划归许西县;北汝河以东、文化河以南,划归沙北县。同年11月撤销许西、沙北二县,原划出部分仍归襄城县。1949年7月12日隶河南省许昌专区。1986年2月18日划归平顶山市管辖。国务院1997年7月31日批准将平项山的襄城县划归许昌市管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