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区划代码:411330000000
    地名由来: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改义乡县为桐柏县,治所在今固县街,因桐柏山得名。《元和郡县志》卷21唐州桐柏县:“取桐柏山为名。”(中国地名语源词典)

    历史沿革:春秋战国时属楚,秦时属南阳郡湖阳乐乡,西汉建平氏县,又于今固庙地封复阳侯国,侯废后,建复阳县。三国魏时,分平氏县义阳乡之地东部建义阳县。南北朝时,西部仍为平氏县,东部建置数改,梁建淮安县(治所在今固县街)西魏建淮南县,北周建义乡县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改义乡县为桐柏县,治所在今固县街,因桐柏山得名。隋、唐、五代时,桐柏、平氏二县并立。宋开宝五年(972年)废平氏县为镇,开宝六年(973年)桐柏县治所移至淮渎固庙。元至元三年(1266年),以人口稀少废县为镇,隶属于唐州泌阳县(今唐河县)。明成化十二年(1476年)重置桐柏县,县治在今县城属南阳府。清沿明制,民国期间,桐柏县属河南省第六行政区督察公署。1925年桐柏已建立了中共党支部,1927年9月在固县黄畈成立桐柏革命委员会,属以四望山为中心的豫南苏区。1929-1934年桐柏属豫鄂边革命根据地。1943年新四军五师到桐柏地区,在回龙榨楼建立中共信桐县委和信桐县抗日民主政府,1944年3月建立信桐柏随县,1944年10月建立桐泌确县,1944年11月建立桐柏县抗日民主政府。1945年10月20日新四军五师解放桐柏县城。建立中共桐柏县委、县政府,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进占桐柏县。1947年12月,桐柏解放,建立桐柏县委、县政府。建国后,属南阳地区行署。国务院1994年7月1日批准撤销南阳地区和南阳市、南阳县,此县划归南阳市管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