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区划代码:420626000000
    地名由来:据清同治五年(1866年)《保康县志新纂》载:“保去房约180里”,“以房地山峒寇发不时,县令鞭长莫及,割县之修文。宜阳二里,置保康,民始安谧,十一年知县苏惠和建县治,筑土城。”保康来源,又载:“赵宗太祖时置保康军(军:宋地方行政区划名,与州、府同级),邑名始此”。《读史方舆纪要》卷79郧阳府保康县:“以宋尝升房州为保康军,因以名县。”(中国地名语源词典)

    历史沿革:保康县始建于明弘治十一年(1498年)归属房县。其中马良、店垭、重阳、两峪、龙坪六个乡镇的地盘归属南漳(1949年复归保康县)。据清同治五年(1866年)《保康县志新纂》载:“保去房约180里”,“以房地山峒寇发不时,县令鞭长莫及,割县之修文。宜阳二里,置保康,民始安谧,十一年知县苏惠和建县治,筑土城。”保康来源,又载:“北宋太祖时置保康军(军:宋地方行政区划名,与州、府同级),邑名始此”。现界山(1949年前保康与南漳交界处)有祖师庙一座,建于清光绪初年(1875年),庙门上有石横额,向南漳县的一面凿有“惠此南国”字样,向保康一面凿有“用康保民”四字,“因山峒寇发不时”,始设县邑,沿用保康之名,取保障人民安居康乐之意。保康县明清隶郧阳府,1912年后属襄阳道,后隶伪第八行政督察区,1949年后属襄阳地区行政公署,现署襄樊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