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区划代码:532901000000
    地名由来:《新唐书·南诏传》载:酋龙立“遂僭称皇帝,建元建极,自号大礼国”。大理之名始此。徐松石《泰族僮族粤族考》认为“大理”的“大”字,是“地”字之意。并引戴伟斯所著《云南—印度与扬子之联系》一书,说”大理“在掸语为稳渡意;又引张其昀编高中本国地理第九章,说大理两字夷语用指好渡。或说以南诏时其地有大▉城(今大理市北洱海滨喜洲)得名。大▉城为南诏往来羊苴咩城与▉川(今洱源县东南邓川)时所居,且为避暑之所。(中国地名语源词典)

    历史沿革:西汉元封二年(前109年)在大理、宾川一带始设叶榆县,属益州郡,东汉属永昌郡,蜀汉、西晋属云南郡,南朝宋、齐时属东河阳郡。隋为渠滥川地,隶南宁州总管府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置曾州,沿置叶榆县不变。唐开元二十五年(737年)唐玄宗册封蒙舍诏皮罗阁为云南王,赐名归义,并积极支持蒙舍诏兼并其它五诏统一了洱海地区,建立南诏国,定都太和城(今大理太和乡)。长寿十一年(779年),南诏王异牟寻迁都羊苴咩城(今大理城西)。唐樊掉《蛮书》记载,城方圆十五里,城内主要建筑是南诏王的官室和高级官吏的住宅。南诏大明七年(937年),段思平建大理国(“大理”一名沿袭至今),仍以羊苴啼城为城都,宋仍为大理国都地。大理城在唐宋五百多年间,是云南政治、经济和文化中心。元(蒙古)宪宗三年(1253年)忽必烈灭大理国,羊苴咩城毁于兵燹,设大理路军民总管府,宪宗七年(1257年)设大理上、中、下三千户及赵赕千户所。元至元二十六年(1289年),设太和县,属大理路。明改大理路为大理府,为府治,设太和县兼赵州地。清沿明制。光绪二年(1876年)大理辟为英国商埠。今大理城,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(1382年)。方圆十二里,城墙高二丈五尺,厚二丈,有4座城门楼和4座角楼。康熙三十二年(1693年)太和县知县张泰交重建了4门楼。光绪年间(1875—1908年)又经过3次重修。1912年,废府存县,改用太和县和赵县。1914年改称为大理县和风仪县,属腾越道,1929年废道,直属于省。1948年改属第十一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。1950年属大理专员公署。1952年由大理、凤仪两县分出部份地区设下关市。1956年改属大理白族自治州。1958年大理、下关、凤仪、漾濞四县市合并成大理市。1962年撤销大理市,恢复大理县、下关市、漾濞县,凤仪县和原属宾川县的挖色乡划归大理县。1983年10月撤销大理县、下关市,合并组组建为今天的大理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