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区划代码:532925000000
    地名由来:弥渡古名勃弄川,相传古代是一片江洋浩瀚的水乡泽国,行者易迷津,故名“迷渡”,又称“弥渡”,清代为讳水患,改称弥渡。据《赵州志》载《迷渡考》称,古时这里一至秋霖,众水汇聚,汪洋若海,往来之人每每失路,遂有“迷渡”之名。到明末以后,江河泉塘得到初步治理,清雍正间始改“弥渡”,县因弥渡市而得名。(中国地名语源词典)

    历史沿革:西汉时属益州郡云南县地;东汉属永昌郡云南县地,三国属蜀汉,归云南郡云南县辖。西晋、南北朝属宁州。隋末唐初,弥渡属宗州勃弄县地,南诏时,置白崖赕,亦名勃弄赕。大理国时属天水郡。元初,弥渡属大理万户府,赵赕千户所。弥渡古名勃弄川,相传古代是一片江洋浩瀚的水乡泽国,行者易迷津,故名“迷渡”,又称“弥渡”,清代为讳水患,改称弥渡。元至元十三年(1276年),置建宁县,治地白崖,属大理路赵州。至元二十五年(1288年)革建宁县入赵州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年),弥渡置定西岭巡检司、弥渡市(今弥城)巡检司,属大理府赵州。清沿明置,雍正九年(1731年)裁白崖巡检,移大理府南关分府通判驻弥渡,为迷渡市督捕通判,署址弥城西街。清咸丰六年(1856年),弥渡彝族农民李文学起义反清,在密滴(今牛街)建立帅府,控制了哀牢、蒙乐、六诏山的一部或大部地区,弥渡属帅府所控。同治十三年(1874年),起义失败,弥渡分隶于赵州、蒙化厅、祥云县、还有一部分属宾川州。1912年后,建置弥渡县,县公署设弥城西街,属蒙化厅。1914年属腾越道所领。1928年废道,弥渡县直属云南省。1950年,弥渡县人民政府成立,属楚雄专区,3月,划归大理专区。1956年,大理白族自治州成立,弥渡属大理州。1958年,弥渡、宾川、祥云合并,建详云县,旋即撤销。1961年,经国务院批准,仍置弥渡县,属大理白族自治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