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区划代码:522201000000
    地名由来:《大明一统名胜志·贵州名胜志》卷4铜仁府:“元置铜人大小江等处蛮夷军民长官司。盖境西南有大江,西北有小江,当其合流之处,崖高数十仞,挺然立于中流,相传有渔者没其底,见三足如鼎,得铜范儒、道、释三像,故以铜人名崖。及置长官司,始易人为仁。”张澍《续黔书》卷3指出:“元始置铜人大小江等处,其曰铜仁者,则明洪武初改之之误也。”(中国地名语源词典)

    历史沿革:古为禹贡荆梁之裔,秦属黔中郡(今湖南常德),汉属武陵郡。隋置静人县,属沅陵郡。唐初属辰州(今湖南沅陵),唐垂拱二年(686年)置万安县,属锦州卢阳郡,天宝元年(742年)改称常丰县。元至元二十年(1283年)置铜人大小江等处蛮夷军民长官司,属思州安抚司。明洪武初改称铜人长官司,永乐十一年(1413年)置铜仁府,隶贵州布政司,万历二十六年(1598年)改铜人长官司为铜仁县,直隶铜仁府。清光绪九年(1883年)移治于大江口(今江口县),仍称铜仁县。1913年改铜仁府为铜仁县(原移治江口之铜仁县改称江口县);1935年在县治所设置第九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;1937年撤销行政督察公署,转属第一行政督察区(驻镇远县)。1943年隶第六行政督察区。1949年11月11日属铜仁专区,1958年12月,江口、玉屏两县并入铜仁县,1961年7月,仍按原行政区划分置,恢复江口、玉屏县。1987年8月撤销铜仁县,建立铜仁市,属铜仁地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