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区划代码:140522000000
    地名由来:《郡县释名》山西卷下:“邑志云,今县治古阳陵驿也,县名以此。”(中国地名语源词典)

    历史沿革:相传汤曾祷雨于境内。周称濩泽。在今县城西12.5公里嶕峣山上,《墨子》:“舜渔于濩泽”、《穆天子传》:“四日天子休于濩泽”,即此。现泽已不存。春秋初为赤狄皋落氏所据,晋文公时归于晋,韩、赵、魏三分晋后,濩泽为韩国属邑。周威烈王十七年(前409年)魏伐韩取濩泽。汉置濩泽县,故治在今县城西12公里泽城村,属河东郡并于濩泽县北境阳陵一带置阳阿县,县治在今县城西北21.5公里的芹池乡阳陵村,属并州刺史部上党郡,濩泽仍属司隶校尉部河东郡。东汉建武元年(25年)封邓鲤于濩泽为侯国,仍属河东郡,三国魏黄初元年(220年),濩泽、阳阿复为县,分属司州河东郡和并州上党郡;正始八年(247年),河东郡析10县置平阳郡(今临汾),濩泽属之。晋泰始元年(265年)废阳阿县。五胡十六国时期,濩泽历前赵、后赵、前秦、前燕、后燕和西燕。西燕慕容永迁都长子时(386年)复置阳阿县,置建兴郡,郡治在阳阿县。北魏太平真君九年(448年),建兴郡、阳阿县俱废,兴安二年(453年)濩泽县移治今县城。和平五年(464年),复建兴郡、阳阿县移治今晋城北20公里大阳,仍为建兴郡治。孝昌元年(525年)置泰宁郡,郡治东永安(今沁水县故城村),析濩泽县为濩泽、西濩泽两县。西濩泽县治今固隆乡泽城村,属泰宁郡;濩泽县治仍在今县城,属平阳郡。北魏永安元年(528年),废建兴郡,置建州,州治高都(今晋城),领高都、长平、安平、泰宁四郡,阳阿县属高都郡,濩泽县属安平郡,西濩泽县属泰宁郡。北齐天保七年(556年),废泰宁郡,西濩泽县废入濩泽县,阳阿县废入高都县。北周建德三年(574年),于西汉初划入阳阿县的濩泽县部分属地,复归濩泽县。隋开皇三年(583年),废郡,改建州为泽州,濩泽县属之;大业元年(605年),复改州为郡,泽州改为长平郡,濩泽县属之。唐武德元年(618年),废郡置州,长平郡复为泽州,州治濩泽县,属河东道;武德八年(625年),泽州徙治端氏(今沁水县端氏镇),濩泽县仍属之。贞观元年(627年),泽州又移治晋城,濩泽仍属之。天宝元年(742年),改泽州为高平郡,始改濩泽县为阳城县。乾元元年(758年),高平郡复为泽州,阳城县属之,天祐二年(905年),阳城县复为濩泽县,仍属泽州。五代唐同光元年(923年),濩泽县复为阳城县,属泽州。北宋阳城属河东路泽州。南宋阳城县属金河东南路泽州领。金元光二年(1223年),升泽州为忠昌节镇军,升阳城县为▉州,属忠昌节镇军。元中统元年(1260年),▉州复为阳城县,属泽州。大德九年(1305年),阳城县属晋宁路。明洪武九年(1376年)属泽州。清初承明制。雍正六年(1728年)升州设府,阳城县属泽州府。1914年废州制,阳城县属冀宁道;1924年,废道,阳城县直属山西省;1937年,属山西省第五专区;1942年2月归晋豫区管辖;10月晋豫区并入太岳区,阳城县属第四专区;1943年7月,成立阳南县(又称阳城县),阳北县,统属太岳区。1945年4月14日二县撤销,恢复阳城县,前划入晋北县、晋沁县的润城、北留等地复归阳城,1945-1949年,太岳行署驻阳城。1949年10月1日,太岳行署撤销,阳城县属长治专区。1954年7月属晋东南专区。1958年10月,沁水县并入阳城县,1959年又分治,属晋东南地区,1971年5月县境北部羊泉、芹池、寺头划入沁水县,沁水县的潘庄、郑庄划归阳城县。1972年3月两县恢复原疆界。1985年5月晋东南地区撤销,阳城县隶属于晋城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