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区划代码:420527000000
    地名由来:“屈原有贤姊,闻原放逐,亦来归……因名曰秭归。”《水经·江水注》:“袁山松曰:屈原有贤姊闻原放逐亦来归,喻令自宽,全乡人冀其见从,因名曰秭归。”(中国地名语源词典)

    历史沿革:商王武丁时代(约前13世纪)为归国所在地。周成王时代(约前11世纪)为楚子熊绎之始国。约前9世纪中叶为楚封熊挚之夔子国。周襄王十八年(前634年),楚令尹子玉、司马子西率师灭夔,将夔子国并入楚。战国后期称归乡。周赧王三十八年(前277年),秦兵攻克巫郡、黔中郡,陷归乡。汉置秭归县(据西汉元始二年的行政区划)。缘其地为楚三闾大夫屈原之故乡,“屈原有贤姊,闻原放逐,亦来归……因名曰秭归。”秭与姊同。北周建德六年(577年)置秭归郡,改秭归为长宁县。隋开皇三年(583年)改秭归郡为巴东郡,改长宁为秭归县。唐武德二年(619年)置归州,辖秭归、巴东两县,次年辖秭归、巴东、兴山三县。天宝元年(742年)又改为巴东郡,乾元元年(758年)复改为归州。宋代归州与巴东郡互称。元至元十四年(1277年)为归州路,隶湖广行中书省。十六年(1279年)复降为州。明洪武九年(1376年)裁归州,秭归县隶夷陵州。十年(1377年)再改秭归为长宁县。十三年(1380年)裁长宁县再置归州,辖兴山、巴东二县。清雍正七年(1729年)升为归州直隶州,隶湖北省,辖长阳、兴山、巴东、恩施四县,兼辖容美、龙潭等19土司。十三年(1735年)降为县级州,隶宜昌府,不再辖县。1912年,改为秭归县。1949年后仍名秭归县。秭归最早的城池筑于蜀汉章武元年(221年)。《水经注》:秭归“县城东北依山即坂,周回二里,高一丈五尺,南临大江。故老相传,谓之刘备城,盖备征吴所筑也。”南宋端平三年(1236年),元兵至江北,归州治迁往江南屈沱。后又迁新滩、白沙南浦(今茅坪镇)。明洪武初迁丹阳(指今之东门头,非熊绎始封丹阳遗址)。洪武四年(1371年)迁楚台山下,与长宁千户所同城。嘉靖四十年(1561年)在江北刘备城故墟上重建新土城,并于次年迁回江北旧治,在江南设治326年。降庆元年(1567年),改土城为砖城。清嘉庆九年(1804年),建成归州石城:“周五百四十二丈七尺,崇一丈九尺”。城墙高大坚实,状如葫芦,故名“葫芦城”。吒溪河水从城西北蜿蜒流过,有“金钱吊葫芦”之称。城墙至今大部完好。国务院1991年6月15日批准将秭归县人民政府驻地由归州市迁至剪刀峪。国务院1992年7月6日批准撤销宜昌地区,此县划归宜昌市管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