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区划代码:511129000000
    地名由来:唐僖宗乾符二年(875年)剑南西川节度使高骈击败南诏后,又在此筑城驻兵镇守,这个城就名“沐源川”,到了北京时,为防夷人挠乱,犍为县在此置。“沐川寨”,“沐川”之名至此始见,故“沐川”二字是从古“沐源县”名演变而来的据《读史方舆纪要》卷73马湖府沐川长官司:沐川“司北百里。源出彝都山,曲折流至嘉定州犍为县界,入于蜀江,即沐源川矣。唐咸通十年(869年),南诏寇嶲州,既而分兵四出,掩至沐源川,寻渡江陷犍为。乾符初,高骈筑沐源川城,以扼蛮险,皆以此川为名也。志云:川旁有峰崖竦立,如人新沐,故曰沐川”。县以沐川为名。(中国地名语源词典)

    历史沿革:古为彝地,在夏、商、周各朝及春秋战国时均为部落,经考查,沐川在汉初曾是“沐源县”地,虽《汉书》和《华阳国志》中无此县名的记载,疑是秦置汉初省的历史上,因这个地方具有重要的军事地位,故一些朝代的官府均在此驻有重兵镇守,如唐太宗贞观十年(636年)嘉州在此置“沐源缜兵”驻兵戌边,因这个地方是五指山南北两面河流冲积平地中最大的平地,历史习惯称平地为“川”,唐僖宗乾符二年(875年)剑南西川节度使高骈击败南诏后,又在此筑城驻兵镇守,这个城就名“沐源川”,到了北宋时,为防夷人扰乱,犍为县在此置“沐川寨”,“沐川”之名至此始见,故“沐川”二字是从古“沐源县”名演变而来的,元置沐川寨,由嘉定府路划归马湖置沐川长官司,属四川等处行中书省马湖路,治大村(今建和乡凤凰村大村),惠宗(顺帝)至元二年(1336年)省夷都长官司入沐川长官司,由大村移治望江坝(今屏山县太平乡外家坝);明洪武五年(1372年),省沐川长官司置沐川州,属四川等处行中书省马湖府;明洪武十一年(1378年),省木川州复置沐川长官司,属四川承宣布政使司马湖府,由望江坝移治沐川(今沐溪镇),正式筑衙门,明万历十七年(1589年)改府置县,沐川长官司属屏山县,清同治七年(1868年)沐川长官司入屏山县,1924年,屏山县政府迁治沐川(今文化街小学),1926年屏山县政府又还旧治,1928年在沐川分县,1940年12月12日置沐设治局,属四川省第五行政督察区,1942年4月1日沐川设治局升为县,新筑县政府(今沐溪镇县委招待所),仍隶属四川省第五行政督察区,1950年1月30日成立沐川县人民政府,沐川县先后隶属西南军政委员会川南行政公署,四川省乐山专员公署,1985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乐山地区,将地辖乐山市升为省辖地级市,并实行市管县体制,沐川县隶属乐山市,县政府驻沐川县沐溪镇。